HPV 疫苗与筛查,这篇文章一次性讲透!
2025-06-16 09:42  来源:济南艾玛妇产医院

  “听说 HPV 疫苗很难约?”“打了疫苗就不用做筛查了吗?”“感染 HPV 一定会得宫颈癌吗?” 关于 HPV 疫苗与筛查,你的脑海里是不是也充满了问号?今天,就带大家一次性了解清楚,为女性健康筑牢防线!

  HPV 是什么?离我们有多近?

  HPV,即人乳头瘤病毒,是一个庞大的 “病毒家族”,目前已发现 200 多种亚型 。它主要通过性接触、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,并且十分 “偏爱” 人体皮肤和黏膜。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可能感染 HPV,但幸运的是,超过 90% 的 HPV 感染会在 1 - 2 年内被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 ,不会引发任何症状或健康问题。

  然而,也有部分高危型 HPV(如 16、18 型等)持续感染,可能导致宫颈癌、肛门癌、口咽癌等恶性肿瘤。其中,宫颈癌几乎都由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引起,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约有 11 万新增宫颈癌病例,防治 HPV 感染刻不容缓!

  HPV 疫苗:预防宫颈癌的 “黄金盾牌”

  二价疫苗

  主要针对 HPV16 和 18 型这两种高危型别,这两种型别导致了约 70% 的宫颈癌。适合 9 - 45 岁女性接种,能有效预防大部分宫颈癌。

  四价疫苗

  除了 HPV16 和 18 型,还能预防 HPV6 和 11 型。6 和 11 型属于低危型,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。适用年龄为 20 - 45 岁,在预防宫颈癌的基础上,还能降低尖锐湿疣的发生风险。

  九价疫苗

  覆盖范围更广,能预防 HPV6、11、16、18、31、33、45、52、58 型,可预防约 90% 的宫颈癌、85% 的阴道癌、90% 的肛门癌以及 90% 的尖锐湿疣,适用年龄为 9 - 45 岁 。

  HPV 筛查:早发现,早安心:

  虽然 HPV 疫苗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,但它并不能预防所有的 HPV 型别,也不能治疗已经存在的感染或病变 。因此,即使接种了疫苗,定期进行 HPV 筛查依然至关重要。常见的 HPV 筛查方法有以下两种:

  HPV DNA 检测:通过采集宫颈细胞,检测是否存在高危型 HPV 病毒。若检测结果呈阳性,说明感染了高危型 HPV,需要进一步检查。

  宫颈细胞学检查(TCT):同样采集宫颈细胞,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,判断是否存在异常。TCT 检查能发现宫颈细胞的早期病变,与 HPV DNA 检测联合使用,准确性更高 。

  一般建议:

  21 - 29 岁:每 3 年进行一次 TCT 检查;

  30 - 65 岁:每 5 年进行一次 HPV DNA 检测和 TCT 联合检查,或每 3 年单独进行一次 TCT 检查 。

  预防传染病

  通过保持个人卫生、均衡饮食、接种疫苗等措施的落实,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秋季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。同时,要注意自我监测和及时治疗疾病,避免病情的加重和扩散。希望我们度过一个健康、快乐的秋天!

* 推荐阅读
  • 别把异常出血当 “例假”!妇科医生
  • HPV 疫苗与筛查,这篇文章一次性讲透
  • 排卵期藏得深?教你用 “身体密码”
  • 产后同房没感觉?可能是阴道黏膜发出
  • 出门痒到尴尬,同房痛到难言!妇科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