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阴白斑,医学上称为外阴白色病变,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。它主要表现为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及形态变化。
症状表现
皮肤外观改变:外阴皮肤会出现变白的情况,颜色可呈现出淡白色、灰白色甚至瓷白色,而且皮肤会逐渐失去原本的弹性,变得粗糙、增厚,有些部位还可能出现皲裂、溃疡。
瘙痒难耐:这是外阴白斑最突出的症状,瘙痒程度因人而异,轻者只是偶尔感觉瘙痒,重者则会奇痒无比,尤其是在夜间或情绪紧张时,瘙痒加剧,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。
其他不适:病情发展时,可能会出现外阴萎缩,导致阴唇变小、粘连,甚至影响尿道口和阴道口的正常功能,引起排尿困难、性交疼痛等问题。

发病原因
内分泌失调:女性内分泌系统紊乱时,会导致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代谢失调,进而引发外阴白斑。比如一些患有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,患外阴白斑的风险会相对增加。
局部刺激:长期的外阴局部潮湿、炎症刺激等都可能诱发。像患有外阴炎、阴道炎后,如果没有及时彻底治疗,炎性分泌物长期刺激外阴皮肤,就可能引发病变。
遗传因素:部分患者发病与遗传有关,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幼年期女性,往往症状相对较轻。
治疗与护理
治疗
目前治疗方法多样,包括药物治疗,如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缓解瘙痒、控制病情发展;物理治疗,像激光、冷冻等,可破坏局部病变组织;病情严重时可能还需手术治疗,切除病变组织。但手术治疗有一定复发率,需谨慎选择。
护理
保持外阴清洁: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,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,清洗后轻轻擦干,保持外阴干爽。
穿着合适:选择宽松、棉质的内裤,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,减少对外阴的摩擦和刺激。
调整生活习惯: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保持心情舒畅,减少精神压力,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