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阿姨近期老是觉得私处瘙痒不适,就让好朋友刘阿姨陪自己去医院门诊做了检查。张阿姨做好检查就问刘阿姨要不要顺便也做一下检查,刘阿姨便也跟着就做了一个宫颈筛查。
一周后两人一起来看报告,张阿姨用药后瘙痒症状已经解除,宫颈筛查也无异常。倒是刘阿姨的报告单子上写的是:HPV16阳性,TCT无异常。
和刘阿姨一样,很多患者没有什么症状,都是通过常规的宫颈筛查发现了“异常”,这也让医生在没有癌变之前及时发现了危险因素,并切断它的进一步发展。所以,女性朋友需要定期宫颈筛查,当心“隐形”病变!
01宫颈癌筛查三步走
① HPV检测+宫颈细胞学检查(TCT/LCT)
医生在检查的时候会用特定刷头刷取宫颈阴道脱落细胞进行HPV病毒检测和细胞病理检查。
如果您两个结果都正常而且无任何症状,那就等待下一次筛查就可以了;如果任意结果有异常,或者结果正常,但有长期性生活出血、长期水样白带等不适的话,就需要第二步检查了。
② 阴道镜检查
阴道镜通过放大图像技术,可以更清楚显示宫颈表面,医生再通过特定溶液染色,能更清晰地发现宫颈病变的蛛丝马迹。

③ 阴道镜活检
医生如果在阴道镜检查时发现有可疑之处,就需活检进行病理检查。另外,医生还会根据情况进行宫颈管搔刮取样,这对于发现内生性病变非常有意义。建议不要空腹进行阴道镜检查。
02多久做一次宫颈癌筛查?
①小于25岁,无性生活史可不用筛查
②25-29岁的年轻女性可采用细胞学检查来观察宫颈病变程度以及病变种类。
③30-65岁女性则需要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查联合筛查。
若是以上检查均一切正常,则需要每1-2年筛查一次;若是以上检查出现异常,则需遵医嘱每半年至一年筛查一次。6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在过去二十年间筛查结果都正常(即筛查结果为阴性),则不必再进行宫颈癌筛查。
03发现“宫颈病变”怎么办?
宫颈病变的罪魁祸首主要是HPV, 80%的女性一生中都会感染,但是绝大部分都能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。如果感染的是高危型HPV,并且持续1年以上不转阴,就会形成“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”,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的风险就会增加。
从持续性高危HPV感染发展成宫颈癌还有两个过程:

①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
也就是俗称的1级病变,这个属于轻度病变,治疗上多采用随访、药物、物理治疗等保守方法,只有少数怀疑有进一步发展倾向的需要做锥切手术。
②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
俗称2-3级病变,发展成浸润癌通常需要几年到十几年时间不等,一旦发现就需要通过积极治疗(如宫颈锥切等)阻断其进一步发展。
重要的话说三遍!!!
1、即便已经接种过HPV疫苗,依然需要定期宫颈筛查!
2、绝经后仍有感染HPV的可能,依然需要定期宫颈筛查!
3、宫颈病变可能毫无症状,甚至宫颈外观也没有变化,即便没啥感觉,依然需要定期宫颈筛查!